5月17日俄乌冲突最新动态:俄乌公布伊斯坦布尔会谈成果!
栏目:最新动态 发布时间:2025-05-18 21:27:16

  2025年5月17日,俄乌冲突已进入第1179天。俄乌冲突呈现战场与谈判桌双重角力态势。

  俄国防部宣布一周内解放顿涅茨克地区六个定居点,各战斗群战线人伤亡,防空系统单周拦截930架无人机。

  乌军则称在托列茨克等方向击退俄军多轮强攻,摧毁14辆俄军装备,并披露俄军总伤亡逼近97万。

  伊斯坦布尔会谈达成“1:1交换千名战俘”协议,俄乌首次确认领导人会晤筹备机制,但领土主权分歧仍未破冰。

  国际层面,德国总理默茨表态拟没收俄冻结资产,泽连斯基联合欧洲多国呼吁升级制裁施压,战场血腥消耗与外交博弈持续共振。

  俄国防部5月16日通报称,5月10日至16日期间,俄军在顿涅茨克地区解放托尔斯科耶、科特利亚罗夫卡等六个定居点,并通过精确打击摧毁乌军工设施,包括海王星导弹部件生产线及无人艇制造场所。

  • 北方战斗群:苏梅-哈尔科夫方向造成乌军逾1,330人伤亡,摧毁5辆坦克、20辆装甲车及36门火炮;

  • 西部战斗群:击溃乌军5个机械化旅,致1,490人伤亡,缴获3辆坦克及18门火炮(含5门西方制式);

  • 南方战斗群:推进中瓦解6个机械化旅,致1,400人伤亡,摧毁23辆装甲车及23门火炮;

  • 中部战斗群:主攻方向致乌军3,040人伤亡,瘫痪26辆装甲车及14门火炮;

  俄防空系统一周内拦截930架无人机及35枚美制JDAM智能炸弹,累计摧毁乌军662架战机、57,436架无人机及24,950门火炮。

  精确打击同步覆盖乌军燃料库、弹药库及外国雇佣兵驻地,进一步削弱其持续作战能力。

  乌军5月16日报告称,在东部前线成功击退俄军攻势,摧毁14辆俄军装备(含1辆坦克、8辆步兵战车),并致13辆战车受损。

  霍尔蒂察部队披露,俄方在炮火掩护下发起突击,遭乌军预设防线反制,机械化装备与轻型车辆损失显著。南部战线同步展开无人机精准打击,FPV无人机摧毁俄军集结点及掩体设施。

  托列茨克方向战况胶着,俄军24小时内发动20次突击,重点争夺该市北部Dyliivka和Druzhba定居点。乌方指出,俄军采用“阵地摧毁后推进”战术,其132独立摩步旅因伤亡过重被迫投入指挥部人员参战,该区域俄军累计失踪/阵亡人数达1.5万,整体损失预估数万人。

  乌军称,自2022年冲突爆发以来,俄军总战斗减员已超97万,单日新增损失约1,100人。

  当前克拉马托尔斯克-托列茨克轴线成为消耗战核心区,双方均承受高强度人员与装备损耗压力。

  据路透社5月16日报道,乌克兰空军一架F-16战机当日执行任务时突发异常状况,飞行员在将失控飞机驶离居民区后成功弹射逃生,未造成人员伤亡。

  乌克兰军方通过社交平台声明称,初步调查显示事故系机械故障或操作问题导致,已成立专项委员会核查细节,并明确排除遭俄方火力击落的可能性。

  此次坠机系乌军自2024年接收西方援助的F-16以来发生的第二起非战斗损失。

  去年首架同型号战机坠毁原因至今未完全公开,此次事件再度引发外界对装备维护及训练体系的关注。

  德国总理默茨5月15日接受《时代》杂志采访时表示,德国及盟友正评估在法律框架内没收被冻结的俄罗斯资产,并计划对俄能源、金融领域及个人实施新制裁。

  其强调,若能在法律基础上确保合规性,将推进资金调用,但需警惕此举可能冲击欧洲金融市场的稳定性。

  自2022年俄乌冲突后,美西方冻结约3000亿美元俄主权资产,欧洲多国主张将其用于乌克兰重建,但围绕法律路径与国际先例的争议持续。

  德央行及部分欧盟官员担忧直接没收资产或引发法律纠纷,并削弱欧元作为储备货币的公信力,导致成员国间尚未达成统一方案。

  默茨重申当前需“尝试一切方法”强化对俄施压,包括扩大能源和金融制裁范围,但未透露具体时间表。

  此番表态反映欧洲在“道德诉求”与“法律经济风险”间的平衡困境,后续行动将取决于国际法解释及跨大西洋政策协调进展。

  俄乌伊斯坦布尔会谈于5月16日结束,双方确认达成“1:1交换千名战俘”协议,系冲突升级以来最大规模人员互换。

  俄方首席谈判代表梅金斯基评价会谈“总体满意”,称俄方已接受乌方提出的领导人会晤请求,并将推进停火方案互提机制。

  乌国防部长乌梅罗夫证实交换程序“已知日期但暂不公开”,强调当前优先解决战俘问题,同时透露正筹备俄乌元首直接对话。

  尽管战俘议题取得突破,双方对会谈成果表述存在温差。乌方议员批评谈判“毫无成果”,消息人士称俄方提出乌军从四州撤军的“不可接受条件”;俄方则聚焦停火磋商框架,表示两国将分别拟定技术方案后继续谈判。

  目前,俄方着手制定停火细则,乌方尚未公开后续安排,领土主权分歧仍为核心障碍。

  此次会谈虽未触及实质性停火条款,但建立领导人会晤筹备机制与方案互提流程,为三年来首次直接对话突破。

  梅金斯基透露双方已就元首会晤展开评估,乌梅罗夫称“所有路径均纳入讨论”,但具体议程与时间表仍不明朗。

 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阿尔巴尼亚欧洲政治共同体峰会上警告称,若伊斯坦布尔谈判未能取得突破,国际社会须对俄银行及能源部门实施“严厉制裁”。

  其指责俄方长期将谈判“舞台化”——2022年会谈即因俄代表团缺乏实质授权沦为“空洞进程”,强调当前俄方若继续拖延,全球应通过强化制裁施压迫使其回到谈判桌。

  泽连斯基重申乌克兰的核心诉求为“全面、无条件且持久的停火”,称此为检验俄方谈判诚意的关键指标。他敦促普京向俄代表团授予实际决策权,并呼吁“彻底停止杀戮”,为真正外交斡旋创造空间。

  乌外交部发言人证实,乌方将停火列为伊斯坦布尔会谈的首要任务,但未透露具体推进机制。

  此番表态凸显乌方对当前谈判前景的审慎态度,将俄方行动与制裁升级直接挂钩,迫使国际社会在“外交僵局”与“经济施压”间做出选择。

 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联合法国总统马克龙、德国总理默茨、英国首相斯塔默及波兰总理图斯克,于5月16日地拉那欧洲政治共同体峰会期间与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,重点讨论伊斯坦布尔俄乌谈判进展。

  乌总统办公室随后发布五国领导人通话现场照片,乌方发言人表示细节将适时公布,并重申乌代表团核心诉求为“全面、无条件、持久停火”,视其为俄方谈判诚意的试金石。

  马克龙在峰会开幕式上呼吁加大对俄施压,指出俄方“无自发停火意愿”,强调欧洲正面临“战争与分裂的现实威胁”。

  其批评俄罗斯试图重启无实质成果的对话模式,要求美欧协同升级压力机制,迫使俄改变立场。此番表态与泽连斯基“以制裁促谈判”主张形成呼应,凸显欧洲领导层在强化对俄统一行动上的共识。

  尽管具体施压措施尚未明确,但跨大西洋协作的加强或为后续谈判注入变量,停火议题成为衡量俄方意图与西方行动力的焦点。

  伊斯坦布尔会谈的战俘协议虽为三年僵局撕开缺口,却难掩核心矛盾无解的现实。

  俄军通过战场推进强化谈判筹码,乌方则以“制裁杠杆”对冲军事劣势,双方在停火条件与领土议题上仍陷零和博弈。

  国际调解面临双重困境:欧洲没收俄资产的合法性争议恐冲击金融稳定,而美欧对俄施压力度与乌方期待存在温差。

  若战场天平持续向俄倾斜,乌方防御韧性或将面临终极考验;而俄方“以战促谈”策略能否换取实质让步,取决于其军事优势与国际孤立的平衡。

  当战俘归家暂缓人道危机,真正的和平曙光仍需跨越主权与信任的鸿沟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