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月13日俄乌冲突最新动态:俄方强硬回应停火条件!
栏目:最新动态 发布时间:2025-05-16 08:55:56

  俄军成功解放顿涅茨克地区科特利亚罗夫卡定居点,北方、西部、南方及东部战斗群协同推进,单日累计造成乌军逾1,500人伤亡,缴获包括美制HIMARS火箭炮在内的多型装备,同时摧毁9个弹药库及6个电子战设施。

  乌方则在波克罗夫斯克方向宣称击退50次进攻,歼灭203名俄军,但防线仍承受俄军密集空袭、无人机集群及近4,000次炮击压力。

  与此同时,围绕停火与和谈的外交博弈日趋复杂:土耳其斡旋伊斯坦布尔会谈遇阻,俄方拒绝“先停火后谈判”要求,匈牙利警告乌克兰入欧或引战火外溢,俄欧互指对方延长冲突,凸显地缘裂痕持续深化。

  俄罗斯国防部5月12日通报,俄军解放顿涅茨克地区科特利亚罗夫卡定居点,并在129个区域发动打击,摧毁乌军无人机仓库、弹药库及雇佣兵集结点。

  北方战斗群在苏梅方向造成乌军190余人伤亡,缴获美制HIMARS火箭炮及五门火炮;西部战斗群于哈尔科夫地区击溃四个机械化旅,致230余人伤亡并摧毁一辆坦克;南方战斗群在谢韦尔斯克方向歼灭200余人,瘫痪三辆装甲车及六门火炮。

  东部战斗群在扎波罗热地区突破防线余人伤亡并摧毁八门火炮;第聂伯战斗群于卡缅斯科耶附近消灭55名士兵及两个电子战站。中央战斗群在顿涅茨克多方向发动攻势,单日致乌军440人伤亡,击毁三辆装甲车及14辆军车。俄军宣称各战线累计摧毁乌方九个弹药库及六个电子战设施。

  防空系统方面,俄军单日拦截135架无人机及九枚JDAM智能炸弹,并称特别军事行动以来累计摧毁乌军662架战机、23,289辆装甲车及56,870架无人机。

  当前战线呈现俄军依托多兵种协同推进、重点区域密集突击的战术特征,火力压制与装备消耗持续加剧。

  5月12日,俄乌双方在波克罗夫斯克方向爆发50次激烈交火,乌军宣称击退全部进攻并歼灭203名俄军,摧毁2辆装甲车、5辆卡车及3架无人机。

  俄军当日共发动45次空袭,投掷79枚制导炸弹,并动用1,140架自杀式无人机及3,987次炮击施压。

  哈尔科夫方向,俄军对沃夫昌斯克等地发动5次突击;库皮扬斯克与西维尔斯克方向分别遭5次和6次攻击,乌军成功阻滞推进。

  莱曼地区爆发19次冲突,3场战斗持续胶着;克拉马托尔斯克周边,恰西夫亚尔成为争夺焦点,乌军击退1次渗透。托列茨克方向,俄军6次突袭中有2次仍在进行。

  波克罗夫斯克地区全天遭俄军多轮突击,乌军除击退50次进攻外,还瘫痪1套电子战系统及1套“穆罗姆-M”监视装置,并重创2辆摩托车及1门火炮。

  新帕夫利夫卡方向,俄军15次进攻中有3次未果,奥列克西夫卡等地遭空袭破坏。

  当前战线呈现俄军依托无人机集群与密集火力覆盖、乌军依托据点防御反制的消耗模式,装备与人员损耗持续加剧。

  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5月13日明确表示,俄罗斯拒绝接受任何“最后通牒式”的外交压力,并强调莫斯科致力于通过无预设条件的直接谈判解决乌克兰冲突。

  此前,俄总统普京提议重启俄乌伊斯坦布尔会谈,但基辅及德国等欧洲支持者要求以30天停火作为谈判前提,柏林甚至威胁若俄方未在5月12日前同意停战将追加制裁。

  佩斯科夫驳斥称,德国等国的威胁“不可接受”,并批评欧洲多国领导层持续对俄采取对抗性姿态。

  他重申俄方核心立场——任何和平方案必须聚焦冲突根源,而非仅追求短期停火。尽管俄方对停火持开放态度,但明确要求解决关键问题,包括防止乌克兰利用停火期重整军队及延续动员行动。

  土耳其外交部长菲丹5月12日指出,乌克兰与俄罗斯在停火与谈判顺序上存在根本分歧:基辅坚持要求先实现30天全面停火再启动谈判,而莫斯科主张通过无条件谈判逐步达成停火协议。

  双方均试图争取美国对己方立场的支持,土耳其则重申“停火应为谈判前提”的调解立场,呼吁双方尽快凝聚共识。

  美国总统特朗普5月13日表示支持俄乌15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潜在会谈,称其可能产生“积极成果”,并暗示或亲自参与。

  他敦促基辅“立即接受”俄方提议,强调谈判是“重要事件”。俄罗斯总统普京此前重申,莫斯科致力于通过谈判消除冲突根源,并提议重启直接对话,称停火应是“长期和平进程的起点”。

  埃及外交部5月13日发表声明,对俄罗斯总统普京重启俄乌无条件会谈的提议表示支持,称其符合“和平解决冲突的建设性努力”。开罗强调中立立场,主张通过对话与外交途径化解危机。

  乌克兰及部分西欧国家坚持要求俄方先同意30天停火作为谈判基础,但遭俄方拒绝。克里姆林宫批评此类要求为“不可接受”的最后通牒,并指责乌方曾多次违反此前停火协议,包括美国斡旋的能源设施停火、复活节停火及胜利日72小时停火。俄方强调寻求永久性解决方案,而非“为乌军重组提供掩护”的临时停战。

  泽连斯基虽表态愿赴土耳其参会,但仍坚持“全面停火是外交前提”。与此同时,中国、越南及委内瑞拉等国对普京倡议表示支持。委总统马杜罗称,拉美与加勒比地区多数国家认同“公平、有约束力的和平协议”目标。

  当前僵局凸显双方在停火条件与谈判框架上的根本分歧,国际社会斡旋压力持续增加。

  匈牙利总理欧尔班5月13日警告称,接纳乌克兰加入欧盟将导致俄乌冲突升级,并可能将欧盟拖入战争。

  他在布达佩斯欧盟议长会议上强调,欧盟历史上从未接受处于战争状态的国家,且此类决定会恶化欧盟未来。

  欧尔班指出,欧盟若坚持推进乌克兰入盟进程,将引发“不可预测的军事后果”,并重申匈牙利作为乌克兰邻国对此的强烈反对立场。

  欧尔班长期反对乌克兰加入西方联盟体系,主张其应维持“俄西方缓冲区”角色。他批评欧盟部分领导人持续对乌军事援助的做法,认为延长冲突将导致更多生命损失与战场恶化。

  乌克兰自2022年2月申请入盟以来,虽被列为候选国,但仍需完成反腐败改革、法律体系调整等严格条件,并需获得欧盟全体成员国一致批准。

 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近期重申2030年扩员目标,但匈牙利作为关键否决方,持续阻挠相关议程。

  欧尔班称,欧盟当前对乌政策忽视地缘现实,强调“欧盟应优先解决内部问题而非冒险扩张”。这一立场凸显欧盟内部在安全与扩张战略上的深层分歧。

  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格鲁什科5月13日表示,法国、德国和英国正通过“两面性政策”蓄意延长乌克兰冲突,其核心目标是追求俄罗斯的军事失败、国际孤立、经济崩溃及政权更迭。

  他批评欧洲三国立场反复无常,例如法国总统马克龙三周前公开反对“脆弱休战”,如今却支持基辅的30天停火要求,显示其政策缺乏连贯性。

  格鲁什科指出,欧盟的对乌政策本质是“从华盛顿吹来的风向标”,其行动完全受美国意志主导。他称欧洲领导人能“感知美国最细微的政策变化”,导致立场频繁摇摆,难以形成独立战略。

  对于近期俄总统普京提出的伊斯坦布尔和谈倡议,格鲁什科指责欧洲三国试图借此向俄施压,而非推动实质性对话。

  他重申俄方立场,强调任何谈判必须聚焦冲突根源,而非满足西方“最后通牒式”的短期停火要求。这一表态凸显俄与欧洲在冲突解决路径上的根本分歧。

  俄乌冲突已演变为军事消耗与外交角力的双重战场。俄军凭借多兵种协同与火力优势,在顿涅茨克、哈尔科夫等方向扩大战术成果,而乌军依托据点防御艰难阻滞推进,双方装备与人员损耗不断攀升。

  国际层面,土耳其调解努力因停火顺序分歧受阻,美国、埃及及部分拉美国家倾向支持无条件谈判,欧盟内部却因匈牙利坚决反对乌克兰入欧陷入战略分歧。俄方指责法德英三国奉行“对抗性议程”,试图通过制裁施压实现政权更迭,进一步加剧信任危机。

  若各方无法在停火机制、安全保障等核心议题上妥协,冲突长期化与区域外溢风险恐将持续升级,为全球地缘格局注入更多不确定性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